摘要:【更多精彩内容请下滑至文末查看】2021 年昆山南站,91 岁的伍丽天迷路后被交警送回家,门上 “付出,就是最大的收获”9 个字引人好奇。这位上海评弹团退休教师,每月退休金过万、曾有上海房产,日常饭钱却不超 10 元。她为何对自己如此 “抠门”?背后藏着怎样令人动容的故事?伍丽天一生无儿无女,早年经历侄女地震罹难的悲痛后,将精力转向公益。她变卖上海唯一房产,部分钱款在江苏昆山购置自住公寓,剩余资金全部用于江西苏山乡捐建希望小学。2018 年,86 岁的她为节省路费,乘 3 天普快硬座前往学校,只为见孩子们一面。工作时她爱岗敬业,用父亲留下的存折供侄女留学;退休后 30 年不买新衣、不添家具,却把退休金化作奖学金,资助贫困学生。晚年患上肺癌,她拒绝概率渺茫的化疗,选择保守治疗,省下的钱继续投入公益。 面对邻居调侃 “吝啬”,她始终以 “能用就行了” 淡然回应深圳股票配资门户,这份心态也让病情得到缓解。
正如《格言联璧》所讲 “善心至宝,一生用之不尽”,伍丽天用行动诠释 “养德” 的真谛。校方曾想以她的名字命名希望小学,被她婉拒,只因 “做这些非为名利”。16 岁起,她便以 “予人勿念,受人勿忘” 为准则,用一生践行 “付出即收获” 的信念。 伍丽天的故事告诉我们,真正的富有不在于物质享受,而在精神丰盈。她用 “养心” 面对困境,以 “养德” 践行善举,靠 “养格局” 书写人生。新的一年,愿我们都能如她一般,以善意待人,用行动传递温暖,活出更有价值的人生。
信息援引自——澎湃新闻・暖闻栏目文章名:《退休金过万却啃馒头:上海九旬老太的 “抠门” 人生,藏着 20 年行善密码》以纪实笔触还原老人生活细节,提及她拒绝社区帮扶、坚持步行买菜,却定期向西部希望小学汇款的经历,附带学校收到捐款的凭证照片与受助学生采访,增强故事真实性。
嘉喜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